打印页面

首页 > 专题2018新时代.奋斗.幸福 “鹅司令”蔡建豪: 站在父辈肩上光大养鹅业

“鹅司令”蔡建豪: 站在父辈肩上光大养鹅业

被媒体称为“鹅司令”的蔡建豪,看着自家的3000多只母鹅,心中又是喜又是忧。作为家族养鹅第三代传人,他站在父辈们的肩上,要发展养鹅业,他觉得担子很重。

高要区回龙镇是养殖大镇,其中黎槎村蔡建豪家养鹅声名远播,是回龙镇养鹅业重要人家。1993年出生的蔡建豪在刚满20岁那年,就开始跟父亲学习养鹅。“其实我算不上‘鹅司令’,我还只是个养鹅的学童。”

蔡建豪的父亲蔡汝泰十几岁开始跟着自己的父亲学习养鹅,直到现在还一直在钻研养鹅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鹅师傅。蔡汝泰带了许多徒弟,蔡建豪是其中的一个。

“养鹅看起来没什么大事,但琐碎的事情很多,一天做下来也很辛苦。”蔡建豪说,他每天一早就要去鹅场,喂鹅、放鹅、扫鹅屎、捡鹅蛋、孵鹅……事关鹅的大小事都要干。“家里两个鹅场,几千只鹅,没请工人,全部由我和父母3个人搞定。尤其是到了孵鹅时期,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蔡建豪家的一个鹅场就在黎槎村旁边。1600多只母鹅一见到蔡建豪,都直着脖子,对着他叫。蔡建豪跨过围栏,扬起双手,把鹅往水塘里赶。可鹅们不买账,蔡建豪往前走一步,它们就往后退一步,然后又不动了。

蔡建豪告诉记者,养母鹅成本高,技术含量也高。母鹅每天要定时喂,母鹅在投产生蛋的时节,喂的方式不同;没生蛋的时候,又是另一种喂的方式。一般母鹅一年有两个投产期,每次投产期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母鹅投产期,一天就要1000多元的饲料费。

“我们家养鹅,是我爷爷打下的江山。1985年,爷爷开始养母鹅生蛋孵鹅苗卖。其实爷爷的技术还是从我外公那里学到的,当时他俩是好朋友。外公又是从他父亲那里学到养鹅技术的,所以真正源头还要从外公的父亲哪里说起。”蔡建豪说,爷爷学到养鹅技术后,慢慢地建了一个鹅场。后来他父亲努力学习、发扬光大,把鹅场扩到两个。他打了一个比喻:爷爷种树,父亲施肥,我乘凉。“我希望我能在父辈的基础上,把这‘棵树’养得更大些。”

蔡建豪家有5个孵化机,一次可孵一万多只鹅苗。他说,在爷爷养鹅的时代,没有孵化机,只能用母鹅去孵小鹅。为了使鹅蛋能得到均匀的温度,爷爷要不时调换鹅蛋的位置。一天要换几次,相当辛苦。“我记得,爷爷用一条背带把我绑在背后,一早就去翻鹅蛋。”到他父亲那代,有了孵化机。一个孵化机一次可孵上千的鹅苗,定时调温度就可以了,相对来说轻松多了。但孵鹅苗是整个生产链的关键一环,每年的那段时间,神经都是紧绷着,年仅47岁的蔡汝泰头发已白了一半。

“身体不觉累,就觉得精神有点累,担心鹅生病,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住,一旦传染开了,鹅就会大批死掉。”蔡建豪说,目前他心中想得比较多的是,养鹅业未来发展之路。

每一时代的人在事业发展上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不同于父辈养鹅,技术是主要问题。对于蔡建豪来说,技术不再是问题,他可以传承,也可以自己创新技术,他最大的忧心是迟早会面临的环保问题。“按照国家环保要求,我们这类养鹅户会受到很大冲击。养鹅可能会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而不像现在这样散养。”蔡建豪说,“所以,我现在一边跟父亲学养母鹅技术,一边在寻找养鹅业发展的新路子,使自己家的养鹅技术能够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8/0403/371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