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专题2017十九大精神在肇庆新闻动态 我市完善教育资助体系提升山区老师待遇水平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市完善教育资助体系提升山区老师待遇水平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西江日报记者 郭杏连 通讯员 钟洁敏 钟兆茂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第一条,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要让教育在公平基础上实现“有质量”,必须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补齐短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完善资助体系,不让孩子们因为家庭贫困失学。这些,都是促使教育“有质量”的必备条件。

2017年,市政府推进十件惠民实事,“提高教育保障和发展水平”为其一,内容就包括了学前、义务教育、高校阶段的资助及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生活补助,正是应了十九大对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要求。

今年45岁的戴国明老师在高要区水南镇中心小学任教已有25年。春华秋实,一批批学生从他讲坛前毕业,同时也有不少同事与他握手道别。他告诉记者,以前山区、农村老师工资只有几百块,不少同事干脆辞职下海经商,后来工资慢慢提升,但与城区的老师一样,两相比较,当然更愿意到城区工作了,“但现在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

从2013年1月开始,我市开始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当时戴老师领到了每月800元的生活补助,现在已涨至每月1150元,加上工资及其他补贴,年薪约为13万元/年,记者了解到,比高要城区老师工资要高。

福利待遇的提升,稳定了山区、农村教师队伍。戴老师说得很坦白:“一方面是感觉更受重视,另一方面工资待遇提高让‘往城里调’的想法不再那么强烈,让山区、农村教师更安教、乐教。”

我市从2013年开始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每年补助标准都在提升,2017年我市月人均发放金额达917元,超过省定发放标准900元,全年19447名教师享受补助金21399.48万元。生活补助的发放,提高了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并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山区及农村边远地区从教,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教育资助体系的完善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

高要区大湾镇金桂村委会村民黄巧琼家是村中的低保户,其二女儿今年5岁,因为生活拮据一直没有上幼儿园。今年9月,二女儿入读大湾镇中心小学金桂教学点幼儿班,每学期需交纳的各种费用加起来约500元。入学时,黄巧琼为二女儿申请了1000元的学前教育资助,因为三餐在家解决,所以二女儿读幼儿园基本不用花钱。去年,黄巧琼也为大女儿申请了教育资助。黄巧琼说:“很感谢政府的这个政策,让我不用花钱,两个女儿就能享受到学前教育。”

从2011年秋季起,我市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对就读于符合资助政策幼儿园的3-6岁常住人口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进行资助,资助覆盖面为10%,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学前教育资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1000元,2017年,全市拨付省级负担的资助资金1737.05万元(资助款由省财政负担70%,各县区财政负担30%),全市各地认真规划,向地方财政申请追加专项资金,全市共发资助资金2666万元,25503学前儿童受资助,资助面达17.14%,人均1045元。

此外,去年我市义务教育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从农村扩大到城市,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250元,全市共投入资金1460万元;对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按每生每年1000元(小学)、1250元(初中)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全市共发放补助款720.525万元,春、秋两季学期受惠学生分别为6102、6075人;向农村义务教育非寄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1378万多元,春、秋两季学期受惠学生分别为48580、44835人;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对象由只考入省外高校的学生扩大到考取省内和省外高校学生,全市办理贷款学生2914人,合计金额2331万元。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8/0115/3631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