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专题2017肇庆金秋金秋动态 《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策略研究》正式发布 审视自身优势 探索差异化竞争发展道路

《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策略研究》正式发布 审视自身优势 探索差异化竞争发展道路

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9+2”的城市中该如何落子?机会和路径在哪里?在2017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峰论坛上,《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策略研究》昨日正式发布,指出肇庆要在城市空间、智慧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上进行差异化竞争。

报 告 指 出,在 粤 港 澳 大 湾 区“9+2”的城市中,肇庆既有经济落后的短板,也累积了土地资源等后发优势,正在开启的大湾区城市群时代,则给肇庆市弥补历史欠账、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而开展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定位研究,既要借鉴世界湾区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和需要,也要深入了解肇庆市的历史定位,并在新时代框架下重新审视自身的比较优势,最终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报告认为,肇庆要延续“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重要承载地、新能源汽车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康养旅游生态名城”的城市定位。而作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洼地,肇庆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的确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但也要看到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新的发展路径也必须紧紧依靠它们。包括区位交通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政策密集支持优势等。以土地资源优势为例,2016年肇庆市土地开发强度仅为6.2%,是珠三角城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大湾区土地资源普遍吃紧的背景下,肇庆市已成为下一阶段珠三角发展不可多得的战略空间。

报告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路径思考。首先,在紧凑城市发展理念下聚焦肇庆新区,拓展大湾区城市群新空间。对于拥挤的大湾区而言,可集中开发的肇庆新区是难得的战略空间。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把肇庆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大湾区功能疏解承接地、大西南要素集聚地。肇庆新区要和广州市南沙新区建立良性互补关系,构筑内外开放两大新高地,发挥东融西联区域枢纽功能,肇庆市对肇庆新区要在城市扩容、产业合作、交通布局和机构人员配置等多个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并大力引进高水平本科高校,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重要承载地。

在智 慧 城 市 和 创 新城 市的 理念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大湾区新型产业新高地。一是加大支持“优二进三”发展思路,弥补产业基础薄弱短板,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专心升级,尽快形成一批工业新增量,主动承接大湾区核心区产业链延伸和产业溢出效应。二是积极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力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四是引导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五是发挥产业载体平台作用。六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谋划重大项目,做大主导产业。

在绿色城市理念下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绿色生态涵养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摆在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和肇庆市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建设绿色生态涵养区。一是以绿色肇庆、绿富同兴,融“山湖城江”为一体的岭南生态型宜居城市为导向,发挥肇庆绿色生态涵养区对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培育、生态城镇建设、生态文明引导的功能作用,促进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以城乡统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互动发展。三是探索以农带旅、以旅促农、工旅结合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做精做特传统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医养产业、做活做优旅游文化产业。四是加大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五是从机制体制上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报告还提出了在人文城市理念下塑造城市精神品质,建设广府文化传承创新区;理论和战略研究先行,积极参与国家大湾区发展规划编制过程等思考。

课题负责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建立的新型城市,特别注重生活质量、经济质量,肇庆作为一个后发城市,要走新型城市的道路,并应着重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活等方面做好文章,为大湾区其他城市提供差异化服务,并从中获得自己的发展机遇。

西江日报讯记者 陈洁 伍欣琦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7/1211/360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