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肇庆怀集聚焦怀集 党旗映红小康路 怀集擦亮“党建+”品牌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党旗映红小康路 怀集擦亮“党建+”品牌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多亏了村支书,我们家才没在奔小康的路上落下。”日前,家住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的贫困户禤志通看着自家长势喜人的沙糖桔树,高兴地对记者说。

禤志通口中的村支书,是古城村村支书、主任刘艮兴。刘艮兴的另一身份,是水果长廊种植合作社社长。2014年,他和5名党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在村里率先搞起沙糖桔种植。挣到钱后,在怀集县委号召下,他决心通过党组织的力量,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禤志通就是合作社的帮扶对象之一。

禤志通家有1个老人和5个不满8岁的小孩,妻子需要常年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过去只能靠他一人打散工维持家庭开支。2016年,在合作社帮助下,他种起了23亩沙糖桔。“明年就可以收成,按照目前市场价每亩1.8万元的效益,脱贫不成问题。”禤志通说。

如今,在怀集县,像刘艮兴这样的党员干部很多已经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围绕“党建+精准扶贫”,怀集县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号召农村党员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争做政策的明白人、致富带头人、帮扶热心人,组织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乡贤座谈会、群众代表会,动员村(社区)干部、党员、乡贤、群众参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等工作,确保扶贫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

“我是党员,也是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刘艮兴表示,古城村通过“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党员“先富帮带后富”,加快土地流转,辐射带动村民致富。如今,古城村水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50多亩增长到现在的3700亩;合作社的97名社员,有三分之二是党员;5户贫困户通过合作社的扶持,种植贡柑、沙糖桔已脱贫走上致富路。

“我没有手艺,也没有致富门路。前年村里党员干部来我家动员我种植大青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20多亩,去年便赚了1万多元。”合作社成员林叔如说,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均由合作社负责,他只需管好果园的日常管理。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怀集县冷坑镇熔炉村。“原来抛荒的土地都绿起来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勤劳致富。”该村贫困户李开剑对记者说,通过参与投资和参加劳动,他每年能从蔬菜种植基地获得可观收入,加快了脱贫步伐。在他身后,自动化喷灌设备正在作业,蔬菜基地厂房正在兴建。如今,通过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熔炉村的千亩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了起来,形成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冷坑镇做好“党建+服务”,当地党员干部积极引进扶贫产业项目,并进村入户做好宣传动员、政策解释、签订协议等工作,确保土地流转顺利,协调好农户与公司早日签订发展协议。爱二村光伏发电项目、五星村百香果观光采摘生态园、千亩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等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已经落地。

在调动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同时,怀集县还引导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回乡“把脉献策”,让他们参与到家乡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民主管理、民生建设、社会稳定等各项事务的管理中来,组织机关党员志愿者结对帮扶本单位所挂点帮扶村的贫困户,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协调扶贫工作组、县直职能部门、村民群众等各方面关系,确保扶贫项目顺利推进。县直机关干部林兴家、周国华在参与家乡梁村镇大连村建设过程中,为大连村争取到林屋寨机耕路建设和大连小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优化了教学设施。

西江日报记者 刘亮 特约记者 徐维宁 通讯员 罗建和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7/1101/3569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