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广东 珠三角描绘绿色发展蓝图:电动公交占比将超75%

珠三角描绘绿色发展蓝图:电动公交占比将超75%

 

7日上午,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围绕“共担气候变化责任共促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展开对话。本届论坛由1个主论坛、6个平行论坛、4场专题研讨会以及一系列配套活动组成。同日下午,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分论坛之一——第三届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举行,来自省政府、相关省直部门、珠三角各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等出席了论坛,并围绕“共建粤港澳绿色低碳湾区”这一主题,交流各地各领域的创新经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合作。

在论坛上,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共同发布《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愿景目标》(以下简称《愿景目标》)。《愿景目标》提出,深入落实《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深圳宣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携手港澳地区打造生态安全、环境优美、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珠三角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经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更清晰的蓝图

  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2015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低碳城论坛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上,珠三角9市就共同发布了《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深圳宣言》,提出珠三角从分市探索走向9市联动,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合作,开展绿色低碳发展一体化行动。

两年之后,珠三角正向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群等目标迈进。此次《愿景目标》的发布,从绿色产业、资源能源利用、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环境质量、绿色低碳理念等方面,为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描绘了更为清晰的蓝图。

根据《愿景目标》,到2020年,珠三角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广东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导向,加快构建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5%。

资源能源利用将更加低碳高效。要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行煤炭消费减量管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7006万吨以内,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至0.457吨二氧化碳/万元,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6%。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到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20亿立方米,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1512.2万亩。

 

  新能源公交车

  保有量占比超85%

在绿色空间布局优化方面,根据《愿景目标》,珠三角将扩展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加强城市立体绿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到2020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40%。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发展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超85%,其中电动公交车占比超75%。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到2020年,珠三角9市全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

以深圳为例,如今深圳市累计推广纯电动公交车14695辆,纯电动化率达90%。深圳电动公交车的迅速发展是广东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打造南粤高品质绿色交通体系的一个缩影。预计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的新能源道路运输车辆将突破5万辆,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这将大幅改善珠三角城市道路运输车辆能源结构,大幅减少车辆有害废气排放,为珠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发挥引领性、基础性作用。

此外,在发展绿色交通体系方面,广东将大力推广绿色公路建设,通过加强公路路面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积极优化公路设计方案,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减少大填大挖,节约土地资源,推广桥梁钢结构、路面再生、永临结合、隧道节能等绿色新技术,实施低路基施工方案,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消耗。

  PM2.5

  年均浓度力争达到或接近

  30微克/立方米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愿景目标》提出,珠三角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展系统性全流域综合治理,到2020年,基本构建形成珠三角全区域绿色生态水网,恢复生态河流水网生态系统健康。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安全稳定达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到2020年,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国三大重点区域继续保持标杆地位,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4微克/立方米,力争达到或接近30微克/立方米。

在绿色低碳理念方面,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鼓励个人和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绿色产品,到2020年,珠三角9市率先推广碳普惠制,引导形成全社会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

 

  珠三角9市“优地指数”低碳建设评估报告发布

  在三大城市群中绿色低碳协同水平相对领先

“2011年—2017年,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与京津冀、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协同水平相对领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研创中心总监郝斌表示。

论坛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优地指数助力城市群协同发展(2017)——珠三角九市低碳建设评估》报告显示,2017年,珠三角9市低碳建设成效中,改善环境质量、居民幸福感受以及能耗水平等方面得分较高、9市同步性较好;低碳建设力度中,控制污染排放、低碳高效管理、推广绿色建筑及发展低碳产业等方面工作较为突出。

郝斌介绍,从城市群之间比较看,报告显示,2016年,珠三角城市经济增速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空气质量总体优于京津冀、长三角。2017年珠三角9市低碳建设成效与强度排名中,深圳、广州、中山名列前三。而居民向往城市中,珠海、深圳、广州、惠州、中山排名靠前。具体而言,低碳交通方面,广州、深圳、肇庆公共交通便利性的满意度超过70%;珠海、惠州、佛山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环境满意度超过60%;肇庆、珠海绿道建设满意度超过55%。

在公众低碳参与意愿方面,佛山、珠海、肇庆与江门短途出行时愿意步行或骑自行车的人群超过70%,超过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中山市低碳参与意识较强,愿意选购节能电器人群超过65%,超出珠三角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发展完备度、区域城市体系与城市网络的联系度已经初步达到世界级城市群的水平,报告显示,着眼于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珠三角,未来需要建设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报告同时总结了珠三角城9市低碳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特征与经验做法。

例如在低碳建设方面,珠三角各市发展清洁能源,严格控制新增煤电,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变革;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构成补贴政策,打造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示范区建设;加强区域联动空气质量率先整体达标,建成我国首个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预警体系等。

 

  ■专家观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

“绿色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转型。”王毅指出,中国正处于全面转型阶段,未来5年—10年主要能源、污染密集型产业将达到峰值,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结构节能贡献率增加。中国正从数量规模转向发展质量,系统创新和结构升级、绿色转型发展。而珠三角的转型起步更早一些,珠三角城市群的低碳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

就珠三角城市群未来的绿色低碳发展,王毅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借助深圳国际低碳城平台,倡议建立绿色低碳智能城市转型联盟。二是总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最佳实践,作为重要的经验进行分享。三是构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标准标杆体系。“我们过去更多地考虑单一的标准,其实标准是个系统的问题,需要结合在一起,将其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将标准进行相互联系,建立标准体系。在粤港澳合作中,香港有很好的经验,可以考虑建立一套面向未来绿色低碳发展的一系列标准体系”。四是发挥广东的优势,发展绿色低碳金融,建立一套激励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手段体系,还要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绿色低碳价值链。五是探索建立粤港澳区域碳市场,可以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7/0908/3525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