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肇庆肇庆新闻 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 ——中共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八)

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 ——中共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八)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以改革大推进优化大环境,要突出问题导向,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加强对全市各项改革的统筹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重大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开放,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改革开放是广东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广东发展的根和魂,实现肇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回顾肇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没有继续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徘徊。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肇庆市各项改革积极有序推进,特别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社会治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三资”监管制度、区域生态环保联合共治制度、廉政巡检制度改革等创新做法走在全省前列,改革红利开始逐步释放,有效促进了发展动能转换,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市改革虽有些亮点,但改革“利剑”不够利,释放“红利”不够多,对发展的推动还不够有力,旧习惯思维、旧行为模式、旧体制机制仍然在不同程度制约和阻碍我们发展。一些干部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作为意识欠缺、敢于担当精神不强,封闭保守思想依然浓厚。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不同程度存在不敢改、不想改、不会改的思想和状态,严重影响政府效能提升和发展目标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前,肇庆的资源、产业基础等“硬环境”在珠三角地区不占比较优势,要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还是要靠改革开放,靠极具优势的“软环境”。改革开放是实现肇庆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只有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肇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促进发展动能转换,各级各部门必须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气,以更加主动自觉的态度去推进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坚持从制约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重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突破;坚持从影响市场活力的根本性问题改起,重点在转变政府职能,激励创业创新和优化小微企业成长环境上取得突破;坚持从广大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改起,重点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公共服务便利化上取得突破;坚持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重点在简政放权、依法行政、提升服务效能上取得突破。

要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改革重点。政府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要对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做“减法”,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重在“放”字,突出“帮”字。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要坚持对市场主体宽进与严管结合,不断降低制度性成本。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创新融资模式,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顽疾”。农村综合改革,要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要强化示范效应,做好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基层先行先试作用,加快推进四会市新型城镇化、高要区金利镇简政强镇、德庆县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一批重大改革试点,在不同改革领域进行有益探索,并在改革实践中加以不断创新。要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改革的创新经验和做法,为基层改革探索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各县(市、区)要主动作为,选好改革项目,突出率先示范,在改革中实现各自最大发展。

要强化开放意识,集聚发展资源。大力实施“东融西联”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珠三角交通快捷圈、产业共建圈、区域协作圈、城市生活圈。深化与大西南经贸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产业招引、商贸合作、文化交流、环保联防共治。发挥好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等示范区开放窗口作用,建设对外贸易平台,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不停歇,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坚持改革开放,前提是要解放思想,核心是要实事求是,目的是促进发展。我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始终把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地作为推进改革的着力点,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融为一体,牵住“牛鼻子”,耕好“责任田”,以扎扎实实的改革举措破解难题、打开局面,不断把改革开放的新红利转化为促进肇庆发展的强劲动能和丰硕成果。

市委改革办 赵改革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7/0124/331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