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肇庆怀集聚焦怀集 怀集复员军人梁玉生返乡办立体种养致富

怀集复员军人梁玉生返乡办立体种养致富

脱下军装加入打工者行列

梁玉生在果园察看水果及鸡只生长情况 。李文幸摄

蜜丝枣熟了,果园鸡成群结队在果树下觅食……在怀集县梁村镇洊水村撑盖岭山脚下的一个果园里,年近花甲的复员军人梁玉生伫立高处,享受着创业成功的喜悦,也在回味着创业的艰辛,以及在他困难之时战友倾情相助的温暖。

脱下军装加入打工者行列

梁玉生是怀集县梁村镇洊水村人。1977年初冬,他报名参军,来到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曾经所在的部队服役。

1979年初春,一场保卫南疆的战斗打响,梁玉生随部队开赴前线,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作战,战后荣立三等功,还入党、当上了班长。

1982年冬天,已经超期服役的梁玉生脱下心爱的军装,带着未圆的梦想回到家乡,开始了他人生新的旅程。

梁玉生与村里的小伙子一起,先后来到中山、广州等地打工。为了能够赚钱赡养父母,梁玉生来到佛山的一家制衣厂打工。“1000多人的制衣厂,就几个男车工,厂长听说我当过兵,打过仗,还荣立过战功,他内心产生了敬佩,就把我调到了制衣厂的裁床,还介绍我承包了一条服装裁床加工线,给了我一条生财之道。”梁玉生很珍惜这次承包服装裁床加工线的机会,“为了开拓市场、增加订单,我经常早出晚归,每天忙得只吃两餐饭,一直忙到深夜。”

1988年,梁玉生靠打工赚的第一桶金,返乡拆除了摇摇欲坠的泥砖瓦房,改建了一幢两层楼房。“这一年还娶了老婆,后来生下了一双儿女。”梁玉生说。

返乡创业种植水果首战失败

在外打工十几年后,梁玉生和妻子商量决定返乡创业,“外面的世界虽精彩,但人总要叶落归根,现代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

于是2003年,梁玉生返乡发现家乡人多种植贡柑和马水桔。“我认为种水果有前途,便承包村里撑盖岭下的40亩荒地,种植贡柑和马水桔。”

洊水村撑盖岭下的40亩荒地杂草丛生、乱石成堆,梁玉生夫妻俩每天披星戴月,一连苦干了1个多月;年迈的父母心疼儿子、儿媳,也跟他们一起干,大家搬走了石头、清除了杂草,将40亩荒地改造成果园,种下了贡柑、马水桔。

几年后,等到贡柑、马水桔的挂果季节,梁玉生吃惊地发现,“当年种下的果树死了一大半,那些活着的果树也挂果很少,我们全家人辛辛苦苦几年,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损了几万块钱。”

为报救命之恩战友送“及时雨”

“在农村发展种养业,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技术很重要!”梁玉生不甘心失败,决定从头开始学习种植水果的技术,“但是补种果园损失的一大半果苗需要两万多元,那时借贷无门,资金真让人犯愁啊!”

就在梁玉生为难以筹集资金而烦恼时,他的一位战友如及时雨般送来了3万元。

梁玉生知道这位战友因在战场受伤致残,“复员后,他的生活一直不富裕,这3万元是他们夫妻俩的养老钱,我无论如何不能收,推辞了好几次。但没想到,这位战友生气地对我喊道,‘在战场,如果不是你救我,我早就没命了,哪里还有这3万块钱。你现在种水果遇到资金困难,我应该义不容辞地帮帮你,你不能不让我报恩啊!’”梁玉生被战友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当时我和他都流泪了,两人都不由地想起战场上舍生忘死的一幕。”

梁玉生的战友对记者回忆,“有一次,我在战斗中头部受伤,血流不止,梁玉生背着我直奔后方的战场救护所,但被敌人发现了,不断射来子弹、打来炮弹。我担心梁玉生背着我目标太大,搭上他的性命,于是叫他不要管我,把我放下来赶快追赶部队。但梁玉生对我吼道,‘我们是战友,是生死兄弟,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

梁玉生也不知道当年自己怎么有那么大劲,“我一口气背着受伤的战友跑了好几公里,把他交给了野战救护所的医生。”

梁玉生没想到当年自认为在战场上所做的一件分内事,让战友知恩图报地记了大半辈子,“他复员以后,每年都来探望我,我这次没有资金种植水果,他又送来了仅有的3万块钱,让我更加感觉战友情的可贵。”

自学种养技术成“土专家”

2006年,梁玉生在果园里重新种上贡柑、马水桔后,四处请教本镇和怀集县的种果能手,学习贡柑和马水桔的种植技术。同时,他还买来许多种植果树的书籍,“白天在果园里干活,晚上就自学种果技术。”

从2010年开始,梁玉生的果园开始有收成,“每年纯收入10万多元。”

2014年,梁玉生根据市场需求,以及部分果树年久老化等因素,在果园里新种了蜜丝枣,并放养走地鸡,搞立体种养模式。

梁玉生对记者细数了果园养土鸡的好处,“在果园里养土鸡既可降低养鸡成本,又能提高果树的产量。把鸡放在果园中养,鸡粪成为果树的有机肥。果园里的青草、昆虫和散落的果实等就成了鸡的天然饲料。我每天中午和晚上,只需要撒少量的玉米、糠麸等鸡饲料,那些走地鸡就能吃饱了。更重要的是,由于走地鸡味道好,很受鸡贩子及城乡大排档的欢迎,根本不愁销路。”

自此,梁玉生每年在果园饲养几批走地鸡,“每批养殖600多只,每年仅养走地鸡就可赚两万多元。”

2015年、2016年,梁玉生在果园种植的蜜丝枣每年结果两万多公斤。由于这种蜜丝枣脆甜多汁,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蜜丝枣在果园里就能卖完,每年可赚5万多元。”

经过13年的艰苦打拼后,梁玉生终于将当年承包的40亩果园变成摇钱树。但他不忘初心,一直想为村里的贫困户乡亲做点什么,“我是复员军人,又是共产党员,我不能光顾着自己发家致富,帮助贫困的乡亲脱贫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梁玉生计划明年春天,帮助贫困户种植几亩蜜丝枣,“每户再在果树下饲养100多只走地鸡。我免费提供蜜丝枣树苗和鸡苗,负责技术保障和销路,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早日脱贫。”

记者 李文华 通讯员 李文幸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6/1129/3225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