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肇庆新媒体观察 社交分身:网络时代下的自我选择

社交分身:网络时代下的自我选择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与工作也因为人们对社交网络的依赖以及对相关APP使用黏度的增大而模糊了界限。习惯了移动网络社交规则的我们,早已对一些人情绑架见怪不怪,从“求投票”“求转发”到“求集赞”,大量消耗人情的私心“众筹”容易令人不胜其烦。开放网络时代的隐私,除了私人信息,是否应该包括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这个追求信息“裸露”的时代,除了有微商肆无忌惮地在你朋友圈里刷屏,朋友圈里各种定向转发跟单位业务有关的文章也让不少人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上使用分身。

两个账号:彻底版的分组可见

“人在朋友圈里永远都不是独处的,他们给予自己多重身份并竭力塑造之。”某快消品行业肇庆分公司销售主管梁先生认为,“我的微信已经有上千联系人,客户、供应商、同事、上司、朋友……不同的群体面前,我肯定是有着不同的特质的,所以很多私人的内容我都会选择‘分组可见’。”

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在工作中认识而添加的好友,点进朋友圈能看到的也许只有不时转发的关于公事的内容,客气的距离感扑面而来。

分组可见只是社交分身的一种体现,由于如今的主流智能手机都只支持一部手机安装一次同款社交软件,甚至出现了频繁在两个账号中跳转甚至随身携带两部手机的情况。

在记者所做的涉及医生、媒体、学生、白领、销售等行业近50人的,年龄介乎20-50岁的小调查中,有过发表状态“分组可见”的占比高达8成,而有两个微信号或者qq号的占比则有近3成。

“我有两个微信号,你加我的私人号吧。”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认识了一位年龄相仿的咖啡店主,在采访过后,和记者同样有着喜欢观看美剧爱好的店主主动要求添加微信好友,以便日后交流“观剧心得”。问及为什么需要两个微信号,店主显得十分无奈:“我们的工作中需要接触的人很多,基本上为了维持联系都会添加为微信好友,但是怎么说呢,我还是想要有属于自己的、和工作割裂的私人空间。”

“真实的我在朋友圈背后”

“微信的我是讨好的、模板的,微博的我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从事保险行业的黄女士说道,“其实我个人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从事销售行业还是需要在客人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开始我还会分一下组,可是后来就不想麻烦了,干脆就‘放弃’了微信转投微博怀抱。”在全民微信的时候,黄女士开始回归微博记录自己的心声和兴趣,相较于微信里熟人社交为主,黄女士更能陌生人社交偏多的微博里找到自在感。

“从朋友圈里你见到的只会是他人想让你了解的一面。” 黄女士在采访的最后感叹道。

移动网络社交的确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容易稀释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实性。大多数人的“偶像包袱”往往就在于,希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美化过的滤镜人生,而不是真实的全部的生活。就算这是一种低劣的优越感,却始终能带给人兴奋。

而伪装自己大多数时候也不全是为了羡煞旁人,还有一部分人不管线下还是线上都是天生的“人群恐惧症”患者,平时很少吭声,朋友圈状态为零,哪怕是受气、跳槽、生病、中奖,都不会在朋友圈里敲着锣鼓吆喝着,惹人注意。他们想要的是将自己的努力和光环隐藏,做一个混在人群中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注意力有限带来的意见同一化

社交网络丰富了个人表达渠道,是否必然会使人们的观点更多样化?答案是否定的。“现在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越来越难,最后演变成只能是发‘安全’的状态。”从事教育事业的李先生表示。

当社交网络参与者越来越多、意见很丰富的时候,人的注意力仍然很有限,人的注意力仍然容易被社交媒体中更有杀伤力、更有影响力的意见所影响,激进意见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占上风。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清华大学人才发展论坛2015上曾表示,“今天各种社交网络更丰富的时候,有一个研究让我们非常沮丧,是意见的同一化增强了,而不是多样化增强了。”他表示,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还在人才的培养,一要培养意见领袖,二要培养个性化的人。他鼓励从孩子培养,首先鼓励孩子多接受通识教育;第二不要再花时间学英语,而要花时间去获得国际经验;第三教育孩子不要把人生看作一个争分夺秒的比赛,要抽出整段时间来丰富自己,成为一个更有全球化视野的人。

记者 梁惠明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6/1031/3191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