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肇庆记者专稿 “地下长城”铸华章——肇庆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采访纪行

“地下长城”铸华章——肇庆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采访纪行

从轻轨端州站沿321国道东行,一路上施工点密布,众多货车飞驰在路上,处处体现着肇庆新区 “大建设”阶段的昂扬向上。转入肇庆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区的长利大道后,眼前清新的绿色一洗来路的满目尘土飞扬,远处的青山绿水、路旁婆娑的树影、宽达15米的双向四车道硬底化水泥道路……令人仿佛置身于生态观光区域,但路上来往的车辆却是满载建筑材料的大货车。管廊项目总指挥吴同昌表示,这只是一条施工便道,从原本的荒地到建成通车,用时不过10天。

没有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堪比城市道路主干道的便道,不断刷新的施工速度,长达42公里堪称“地下长城”的施工里程……都令记者耳目一新,不禁好奇,是怎样的一个建设团队,在铸就它的未来。

高标准 渐成施工行业标杆引领

综合管廊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方式,它把电力、通讯、给水、燃气、供热、污水等各种管线集中在一起,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地下综合走廊,被称为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今年5月动工的肇庆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选址位于肇庆新区核心区约6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内,总建设期32个月,计划2019年2月完工交付。该项目同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单个立项建设长度最长、投资规模最大、并动工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之一。

在工程一工区的长利大道,施工段正在对地基进行软基处理。由于肇庆地区地质的客观因素,存在淤泥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而导致的成桩困难等情况,承建单位在在取得了足够的试验参数后,制定了道路部分的软基处理采取CFG桩,而管廊部分则采取PHC管桩的方式处理软基,目前软基处理已经完成超过4万米,进度令人惊叹。

作为央企,中建八局在各方面都作出了行业标杆引领作用,于8月15日开始施工的长利大道长利涌大桥钢结构便桥宽度达到12米,可承受载重90吨的货车平稳通过。而这一座建立在存在溶洞、厚淤泥层地基之上的施工便桥,搭建完成也仅仅用时15天。

“八局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够达到这样的施工速度,令我们汗颜啊。”有业内人士笑称,“确实需要好好向八局取经。”

在加工配送中心的实验室,八局对质量的把控更能直观地体现出来。无论是为了制定最适合的混凝土配比而设置的多台先进设备和机械;每天留样以备检测的混凝土块;还是详细到沙石的成分测试都令人对“工程施工”四个字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严要求 见微知著体现央企风范

在项目施工现场,管廊施工示范样板段特别引人注目,据悉,该样板段是以1:1标准比例完全按照管廊建设要求设计建设的,无论是施工工艺还是舱内布置都与未来建造的地下综合管廊完全一致。据介绍,样板段将用于全面开展施工技术培训,有利于控制整个项目施工质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也有助于对前来参观团体进行更简要直接的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达6米的模型已经成型,除了3个分舱以外,还将通风井、吊装口等配套一并成型,后续将增加污水厂、燃气仓,每一舱内的管道支架也已经搭建完成,旁边有不少工人正在对外墙进行防水施工。“我们整个施工过程都采取‘无样板不施工’方针,施工过程除了参照图纸,更会结合样板区对工人进行培训,以保证施工质量。”工程总指挥吴同昌介绍,“混凝土本身已经具备防水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为其加上了5mm的防水胶作为辅助防水,双重保险可以令管廊在投入使用后减少因为渗漏而造成的维修保养。”

中建八局源于部队,又是大型央企。部队讲究爱民亲民,鱼水情深;央企讲究责任担当,回报社会,中建八局继承了两个方面的优良传统,在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现场,处处可见施工方对各项细节的认真思量。

在距离项目指挥部近五百米开外的一个公交站台,不时见到有附近的居民来此候车,不少居民表示,在八局进场之前,这个公交站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站牌,周围也没有别的建筑,每逢烈日当空或是刮风下雨,候车就变得异常艰难。在与八局工作人员的交谈中,记者得知,该站台是八局经过新区管委会同意后协助修建的,虽然与工程建设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还是希望能够为周边的居民做一点小事。

重人才 以人为本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的时间是早上十一点,偌大的工地上,大部分的工人已经回到了生活区休息,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高温天气下的避暑措施,工人错开午间高温时段施工除了避免高温中暑情况的出现以外还能给予工人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利于施工安全。

来到工人生活区“工友家园”,花园式的宿舍区内整齐的二层板房错落有致,每一间房间外墙都挂有空调主机,近2000人聚居的社区里,环境整洁有序,也看不见有生活垃圾的堆放。走进社区内部,食堂、小卖部、家属厨房(供家属探望时开小灶使用)、洗衣房甚至是区分男女区域的大棚晾衣区都一应俱全,与印象中的建筑工聚居地有着巨大的差别。

“工友们的住宿条件与我们项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的条件是一样的。”项目总指挥吴同昌介绍,“他们的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给工友们也是应该的,只有工友们休息好了,才能安全施工、有效率地施工,对项目本身也是很有好处的。”

除了对工人的人性化管理以外,对于公司的技术人员,中建八局也作出细致关怀。“在这里工作虽然说还是挺辛苦的,但是感觉特别有家的感觉。”新进的管理人员邓火明表示,“师傅们对徒弟都很严格,但是严格的要求同时能让我们更快地入门、适应。”

“今年管廊以及体育中心项目新进32个大学毕业生,来自天南地北,多为哈工大、华工大、同济等知名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对于充实我们的人才队伍意义重大。”项目总指挥吴同昌介绍,“我们对于新进技术人员都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而老同志们也能在带新人的过程中锻炼,也算是教学相长吧。”

据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项目体贴入微,经过民主座谈方式倾听新员工心声,不断改善员工生活质量,积极推行加班夜宵补贴制度,每天进行项目歌曲广播,创新项目员工办公生活区管理,中建八局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新员工的企业理念,让砼人精神得以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未来,除了继续将原有房建领域做大做强以外,中建八局还将走依靠高精尖技术与人才道路,加快向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发展,实现提升发展质量的战略抉择。

记者 梁惠明 区冠威 见习记者 彭雯霞 通讯员 邓火明

 

链接:

战斗作风创造建筑传奇发展创新传承军旅传统

中建八局是隶属于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大型骨干施工企业。始组建于1952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西安指挥所,1983年集体整编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2007年改制为现企业。经过了“工改兵,兵改工”的过程,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拓拼搏中,作为一支具有人民军队基因的队伍,中建八局薪火相传,锤炼成一支骁勇善战的铁军队伍。直到2015年,企业已经由原来的年度市场规模数千万上升到施工年度产值过千亿。

作为中国建筑的“排头兵”企业,中建八局以强大的总部直营和承建“高、大、特、精、尖”工程著称于世,谱写了无数国内外顶尖的建筑传奇。其中,中原福塔为全球第一高全钢结构广播电视发射塔(388m),广州塔为全球第一高塔(600m),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单层高度亚洲第一(93.75m),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隧道开挖断面(730㎡)同类工程亚洲第一……不胜枚举。

在建设一批批经典工程的创业生涯中,由基建工程兵改编的中建八局,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逐步培育出独具特色的“铁军”文化。用“铁军”文化培养起来的八局职工“令行禁止、使命必达”,越是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越是敢于亮剑。中央和建设部相关等领导都给予了八局“铁军”的赞誉。

中建八局的发展历程就是新中国在战争废墟上崛起,在改革开放中走向辉煌的历史缩影。“一甲子军旅情结铸就铁骨铮铮路,三十载筑梦辉煌而今迈步再从头”如今,八局经营区域遍及上海、山东、江苏、北京、天津、广东等10大战略市场和海外10多个国家,成就了中国建筑区域化经营的典范之作。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6/0909/3141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