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肇庆肇庆新闻 四个不同年代的读书人:阅读,让人终身受益

四个不同年代的读书人:阅读,让人终身受益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本报分别采访了4名在不同年代出生的读书人,了解阅读与他们产生了怎样的缘分和“化学反应”。也希望借此,探讨在新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当下,我们应怎样更好地与“阅读”相处,让书香飘满人生。

“60后”田贵斌:阅读能让人心静和安定

在端州区委工作的田贵斌,他的阅读之路始于小时候读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就是常说的连环画,它们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一个个精彩故事,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阅读。”田贵斌告诉记者,到了中学时代,他就开始读《红岩》等红色经典。“那个年代书籍匮乏,有时候一本好书,我会反复读四五遍。”在田贵斌的阅读之路中,他的姐姐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他,“对我的阅读写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到后来,田贵斌喜欢上阅读《辞海》、《说文解字》这类工具书。“一有空闲,就会拿起字典,仔细钻研每个汉字的由来和演变,觉得非常有趣。”田贵斌说,每个阶段阅读的重点不一样,但无论是哪类书籍,都给予了他莫大的享受,因为“阅读能让人心静和安定,促使人去思考。”

“一本实体书拿到手里翻阅,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份墨香。这种阅读体验,与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上接受海量信息,或者看影视作品、电子书的感觉完全不同。”田贵斌建议年轻人,不管是哪类书,可以试试强迫自己读一本感兴趣的好书,只要坚持读完,相信就会喜欢上阅读。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70后”张女士:每天需有书可读

“在中学时代,我们这一班学生可喜欢读书了。就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天都必须读书的习惯,一天不读,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说起自己和阅读的缘分,公职人员张女士打开了话匣子。

“初一时,我和班上的同学偷偷地看古龙、金庸的武侠书。到了高中,就看三毛、琼瑶的散文、小说。在大学,阅读的书籍就更多了,一些著名的中外文学经典基本上每本都会看。”偏爱文史类书籍的张女士说,她最难忘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在大学时读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它的印象依旧深刻。书中主人公面对艰难生活时的那种奋斗不息、自强积极的精神感染了我,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勇气,让我在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种力量应对各种困境。”

现在,张女士每月都会买两三本新书,多年来买过的书已接近千本。她说:“当下,现代人心理浮躁,特别是年轻一代,基于兴趣读书的已经很少,求知若渴的欲望更是淡了不少。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多点静下心来阅读,因为阅读能借古鉴今,使人明智。它可以作为一个长久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80后”谭素琼:读书要有选择性

不管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已踏入社会工作,谭素琼始终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

“学生时代时,喜欢看韩寒的系列丛书,他说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心声。”谭素琼说,除了韩寒的小说,她尤为喜欢三毛的书。“她写的书,处处体现着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除了自己的体会,还会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其中。这也影响了我,让我在旅行时留意这些细节,从而对旅行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

书读得多了,谭素琼发现,除了获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书籍理论用于实践,升华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她说:“我工作后,迷上了张德芬的书籍,如《预见未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等心灵课程书。将其中的观点运用到工作中,学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

通过长期的阅读,谭素琼总结出心得体会。“读书还是要有选择性的。”她说,“我会看两种书,一种是对自己有益的,这会花时间精读,慢慢理解消化。另一种是自己感兴趣的,这会用略读的方式,花少时间阅读。”谭素琼现在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阅读,“因为阅读能够使人静下心来。”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90后”大学生张晓维:多读书人会变得理性客观

张晓维是一名“书迷”。“我上大学后,有了更多时间去看我喜欢的书。”张晓维说。

目前,张晓维每周都要看一到两本书,每天要花上两到三个小时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我喜欢看一些文史类的书,尤其是关于心理学和历史的。”张晓维笑着说,“不过说到我的最爱,还是武侠小说。”他记得,看的第一本书《黑豹传奇》就是武侠小说。当被问到为何喜欢武侠小说时,他说道:“你不觉得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吗?”

随着年龄增长,张晓维经历了休闲看书到从书中汲取知识养分的转变。“上高中后,我看书主要是想丰富自己的知识,以及塑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多看书的人,衡量事物的标准会不同,会变得理性客观。”对于阅读,张晓维有一番属于自己的见解。

除了看书的目的变了,张晓维看的书也从实体书变成电子书。“电子书便宜啊。”张晓维给出一个简单理由,“我在网站花上几毛钱就可以看上一本书了。”不过,他对纸质书还是有种特别情怀,认为纸质书看起来很舒服,还有一种特别的书香味。“我可以收藏纸质书,把它们当成永远的知识财富。”张晓维说。

实习生 严炯明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6/0425/3008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