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肇庆肇庆新闻 端砚,在逆境中前行

端砚,在逆境中前行

 

白石村居民在制砚 资料图

白石村居民在制砚 资料图

端砚市场:危机和机会并存

3月14日下午,在端州区黄岗街道办白石村,机器打磨石头的声音响彻上空,端砚作坊的工人吃过午饭后,再次开始了工作。

在李氏宗祠附近,李师傅正在他的作坊里雕刻砚石。“我今年47岁,从事端砚雕刻多年,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每天也就只做两个小时。”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中低端的端砚销售量连续下滑,从业人员收入不如以往。张师傅主要负责端砚的打磨和初加工,他告诉记者:“以前生意好的时候,我一个月收入有一万多元,现在也就五六千元。”

多名受访端砚雕刻工认为,近年来,端砚市场销售较为平淡,“以前很多顾客拿着砚台找工人打磨加工,每个砚台有数百元加工费,工人经常会加班加点,到了晚上,村里打磨端砚的声音响个不停,但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种情景了。”一名雕刻师傅说,村里有不少外来务工者从事端砚生产,春节假期后,回肇继续工作的人很少了。

广东省端砚协会会长王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内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端砚文化市场与国内其他艺术品、高端消费品市场一样,销售受到了一些影响。他说:“受到影响的主要是中低端产品,如礼品砚。对端砚爱好者和收藏家而言,收藏价值高的端砚依然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据王建华介绍,在国内所有砚文化市场里,端砚的市场效益是最好的。如在去年,我市举行第36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短短的4天时间,端砚的销售额达3 0 0多万元。这次博览会,除北京外,是所有地方举办的文房四宝博览会中影响最大、效益最好的。

“只要市场环境变好了,我相信从事端砚生产销售的外来务工人员会回到肇庆,继续他们的端砚事业。”王建华说道。

实习生 严炯明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静悄悄的砚坑村,大多数村民已外迁。

静悄悄的砚坑村,大多数村民已外迁。

探访深山里的砚坑村

端砚位我国四大名砚之首,其主要原料砚石的产地是高要烂柯山一带,聚集了老坑、坑仔、麻子坑等三大端砚名坑。而在烂柯山深处,有一条小村称作砚坑村,村民从宋代开始就采掘砚石,辉煌一时。如今,政府为保护资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那些砚坑相继被封。那么,昔日主要靠挖砚石、搬砚石为生的村子,如今境况如何呢?近日,冒着绵绵春雨,记者前往砚坑村采访。

砚坑村属于高要区金渡镇,处在烂柯山深处。如今,通往村里的山路已变水泥路,但并不平坦,九转十八弯,脚下是悬崖峭壁,山顶云雾缭绕,沿途风景迷人。

走了数公里的山路后,砚坑村映入眼前。眼前的村子并不是记者想象的那样房屋林立、人声鼎沸,而是静悄悄的,记者数了一下,全村仅十几座房子,大部分是泥筑的。。行走村中,不时见到屋前放着一堆堆石头,有的还用东西盖着,这才让人找到“砚坑村”的感觉。

村里很多屋子都是大门紧锁,我们很不容易才看到一家开着门。村民张叔正在看电视,见到有陌生人来,便站了起来。“村里极少人住了,常住的只有一两户,其他都搬出去鼎湖、高要了。”早在10多年前,张叔和其他村民一样,到了鼎湖区水坑村买地建房,全家搬了出去,如今只有空闲时才回来走走。“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有几百人。”他说。在张叔的一间老房子,堆满大小不一的石头,“那是以前在麻子坑下面捡的,价值一般。”

据老村民说,砚坑村共有二十来户,姓氏很多,如潘、张、陈、李、杨、林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这里的村民靠山吃山,有的村民帮别人搬运砚石,有的村民也做起了一些石头生意。在村里生活也很不便,如小孩子读书,需要走很远的山路。村民病了,看个医生也要折腾很久才走到外面的诊所。后来,村民的日子变好后,就想到搬迁到山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民陆续续搬走了。

砚坑村村委会负责人杨杰英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很多从事工厂、酒楼等工作,年老的则常回村中,护理自己的林地。

陈金富也是砚坑村村民,他早年搬到达了西江边的砚坑码头,如今开了一家农庄,为外地游客提供食宿。在农庄对面,就是紫云谷景区,在景区门口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老坑坑洞,最有价值的砚石就是从这个坑里挖出来的,由于端砚名声在外,每年夏天都吸引来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参观。站在高处俯视砚坑村,烟雨蒙蒙,鸟儿欢鸣,宛如人间仙境。村干部杨杰英说,最近,村里打算将砚坑村造成旅游生态乡村,“曾有投资商和我们谈过,要把这两个村子原始生态资源保留下来,开发做生态农家旅游。”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莫秋英

 

杨沛恒在雕刻端砚。

杨沛恒在雕刻端砚。

90后端砚雕刻师杨沛恒:精雕细刻赋予砚石生命

3月15日下午,在端州城区宾日村一家小院中,传来“磕磕磕”的声音。一名年轻男子正坐在小院子中,一手拿着木槌,一手拿着小凿子,认真地在一块端砚上雕刻图案。这名年轻人叫杨沛恒,是一名90后端砚雕刻师。

杨沛恒穿着阿森纳球队的外套,剪了个时尚发型,桌子边还放着他的苹果手机,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高中毕业后,杨沛恒就跟着当地有名气的端砚雕刻大师学习雕刻技术,至今已有两年。

杨沛恒,他父母都从事端砚雕刻,自己算是“子承父业”。提及祖辈一代,杨沛恒十分自豪,“我母亲的祖上是从事贡砚制作的,有记载显示祖辈曾为乾隆皇帝制作过端砚。”谈到自己的雕刻水平,杨沛恒格外谦虚,“我还在学习中,之前曾在肇庆学院的砚雕班学习美术知识。”除了到学校进修提高技能,杨沛恒还翻阅相关书籍,学习老一辈雕刻大师的技艺。“我现在主要从前辈作品那里获得灵感,然后自己再进行改进和创新。”他说道。

杨沛恒很讲究雕刻砚石时的环境。笔者见到,他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小水池,池里养着几条鲤鱼,池边上还有几个植物盆栽。“这些小花草都是我种的。”杨沛恒觉得,在雕刻端砚时,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院子中的水池、花草就能够给他一个宁静的心境,让他在雕刻过程中保持注意力。

“ 端砚雕刻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一块旁人看起来很普通的石头,经过雕刻后灵气十足,就像有了生命一样。”杨沛恒指着正在雕刻的作品,给笔者解释道,“我主要以石头的自然面貌,作为基础来雕刻的。如这块石头,表面有一种古铜钱风化的感觉,我就不去破坏它,而是根据石头颜色和纹理,雕刻出古铜钱的样子。”在杨沛恒看来,在不破坏石头本来特色的基础上,再加以巧手创作,此种“天人合一”正是他追求的雕刻境界。

端砚雕刻需要创作者高度集中精神,这会让人很累。杨沛恒每天都要工作6到7小时,有时还要晚上回来加班。杨沛恒说,要完成一件接近完美的作品,至少需要三四个月,“雕工能与石头本身完美结合,称得上砚石价值,那在端砚雕刻师看来,就是一件好作品。”

图/文 实习生 严炯明

 

 擦亮“中国砚都”这张名片

端砚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我市从砚石资源保护、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市场推广、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多方面,不遗余力地擦亮“端砚”这张城市文化名片。

“2004年,肇庆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砚都’称号,自此,端砚文化产业走上迅速发展的黄金轨道。”广东省端砚协会会长王建华告诉记者,10多年来,经过肇庆端砚人的不懈努力,端砚文化产业得到加快发展,端砚价值和产值大幅提升,端砚精品频出,每年获得国家级金奖作品数十件,砚文化综合产值也从3亿元发展到近20亿元。

据王建华介绍,目前我市已形成以紫云谷(砚坑)、白石村(砚村)以及砚洲岛(砚岛)为载体,集生产、展示、科普、鉴定、拍卖、销售、文化创意、文化体验、文艺创作、旅游度假、电子商务于一体的“ 中国砚都(肇庆)端砚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园”。端砚文化产业园区的建成,与我市传统的山水旅游融为一体,形成了历史文化游与山水旅游两个亮点。“两者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肇庆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游客,特别是文化人士慕名前来。经过文人骚客间的文化交流和创作,端砚美名进一步得到传播,如兰花幽香,沁人心脾。”王建华说道。同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我市紧紧把握机遇,组织庞大参展团参会,并精心布置端砚展区,展出端砚精品,让八方来客直观感受端砚魅力,助推砚文化传承与发展。去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36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这是广东省首次举办的全国性文房四宝博览会,进一步提高了肇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此外,在去年12月,广东省端砚协会成立。该协会业务范围覆盖全省,涵盖端砚研究、文化推广、收藏鉴赏、讲座沙龙、展览展销等内容,平台更大更广。“协会将结合‘文化强省’‘岭南十大文化名片’等内容对外宣传端砚文化,配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让端砚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王建华还有一个设想,“文化人对文房四宝里的砚台有着特殊情结,而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其产地肇庆,理应在文化人心中占有特殊位置。我们希望,将来能把肇庆砚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中国文化人的文化‘朝圣地’。”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文章来源:http://www.xjrb.com/2016/0317/2976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