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平台人文肇庆历史人文 双龙岗——历史上的两广边贸集市

双龙岗——历史上的两广边贸集市

PJPG000012329903

从双龙岗旧集市店面遗址可以看出昔日的繁华

罗天兴 文/图

双龙岗(今怀集洽水旧圩镇集市的古称),该地因东有茶岩河;西有白水河在此相会,古堪舆学家誉之为“双龙岗”。集市背倚虎头山,前有两河环抱,又被冠以“卧龙伏虎”之胜地也。

元朝至民国时期,怀集隶属广西,位于洽水的双龙岗,东北隅与广东阳山县相连,西北部与广东连南县相依,为两广交界之边陲。从水路行走,经凤岗河出象角水口通绥江,从陆路行旅,经云梯古道过汶朗坳通怀城。云梯岭古道的茶亭驿站,曾有碑石记述了当年南来北往,东奔西走客商的劳碌景况。

明朝初年,怀城东北一带山贼(瑶蛮)匪患泛滥,不但殃及两广客商,而且给县城带来极大威胁。怀集当朝县令奉旨实行“扫蛮清剿”之策,于明正统(1436~1449)年间,敕令居住在怀城下廓兴贤坊的罗氏族人出征。

当时,罗氏家族有罗式逵、罗式道、罗式通、罗式达4位兄弟,其中罗式逵从商,罗式道从文(任坊间文书并受封法号道清),罗式通和罗式达则习武,于明永乐(1403~1424)年间曾被应召出征平定安南(今越南)之乱。故此,县令指派罗氏族人出征双龙岗扫蛮。经与众兄商议,罗式通、罗式达奉命率乡丁团练应战,从县城东隅的云梯古道向北推进,仅月余便平定了双龙岗一带的“瑶乱”。并在云梯岭南侧的大岗脚扎营立寨,名曰:罗岗营寨(今罗岗村)。然后按族房分支进驻东线的茶岩、桂岭、西院、旺洞、鱼田和西线的新湾、狮鼓磅等地建寨垦荒,承税招耕,盗贼逃之夭夭。昔日荒凉的“蛮乱”之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吸引了众多姓氏举家陆续迁来双龙岗一带垦山造田,安居立业。此后,县衙便在双龙岗区域设立罗岗堡,在白水河一隅设立七坑堡,加强了对省界边地的管治。

明景泰年初,双龙岗一带又遇“虎患”和“疫病”流行,地方乡绅求仙问卜,求得仙家“立祠开市以镇之”的祷告密嘱。于是,县衙赐一刻有“承明扫瑶蛮敕赐金钟垂万古”之大铁钟,敦促罗氏家族领衔实施“立祠开市”事宜。将原立于县城东下廓的祖祠迁址洽水双龙岗,并与两广客商合作,兴建边贸集市。

景泰六年(1456年)农历三月,怀集罗氏宗祠正式迁址双龙岗,坐虎山,朝凤岭,设集市,聚商家。祠堂东侧以广东商人聚居为主,名曰:“东胜街”;祠堂西侧以广西商人聚居为主,名曰:“西盛街”。祠堂前街是通往河岸货运码头的门户,名曰:“信兴街”。当时民间赞誉双龙岗是“广东得胜,广西旺盛,诚信交易,人和业兴”的街市。集市内有广东人开设的中药铺、打铁铺、杂货店、豆腐作坊、缝纫社等,还有广西八步人经营的桂林遮(伞)专卖店,木屐、竹帽店,火铺客栈,米铺钱庄等。立祠开市促进了两广边贸的发展,省界周边的田园山地得到了规模开垦,昔日人烟稀少的偏僻山区,生机勃发一片安宁。由于过往商客不断增多,据说每天猪肉销售量很大,集市又被称之为“老虎圩”。

因为罗氏宗祠受命主理集市的规章秩序,以及协调各方关系,深得各界乡贤所景仰。清道光年间重修宗祠时,广西岑溪县生员罗振光撰联:“千百年渺渺递传令,知吾家始祖祝融发迹在珠玑,自东迁西须判岑怀同一脉;数百里迢迢来到此,睹宗庙重新气象分房陈俎豆,左昭右穆好随少长拜君公。”广东连南县生员罗斌廉亦撰联:“先祖自箫山受业,因为宗室大儒而再传持留朱子师承,迄今史册增光,好向豫章寻学脉;乃公在怀邑开基,克到长沙留族千万载追考祝融世系,到此家声复振,应从洽水绍渊源。”

文章来源:http://wenhua.xjrb.com/2014/0731/2199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