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平台文化产品玉器 南派俏色 海派细腻——追溯中国玉雕四大门派下

南派俏色 海派细腻——追溯中国玉雕四大门派下

中国玉器雕刻流派众多,除了上期介绍的“北派”、“扬派”,还有“南派”和“海派”等四大流派。

南派

“南派”——以广东、福建一带为特点的“南派”玉雕由于长期受竹木牙雕工艺和东南亚文化影响,在镂空雕、多层玉球和高档翡翠首饰的雕琢上也独树一帜。玉雕界有“广东工”、“福建工”之说,高档翡翠首饰制作闻名,工艺具有造型丰满,呼应传神,精雕细刻等艺术风格。“南派”玉雕制作多以翡翠为主,玉雕四大工种分为器皿(素活)、杂项(走兽类、花件等)、花鸟和人物。

明清时期,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玉石雕刻业也开始兴盛。清道光年间,广州玉雕已成行成市。高技艺的玉匠能将玉球镂空十多层,广州玉雕艺人们在继承宋代“七巧色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俏色”技艺,在设计时注重利用石料的天然纹理和色彩,量料取材,避开裂纹,巧用色彩,保持了原玉的天然本性,显得更加精美。“南派”玉雕艺术风格擅长镂空雕与多层玉球雕琢,尤其是玉球,构思独特,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匀,层层自由转动,并雕上山水、花卉、人物、鱼虫、花鸟等精细的衬花,形象逼真生动。一般会突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艺术的表现宗旨。镂脱活环是“南派”玉雕高难度技术,双耳瓶、炉熏和九环刀上的活环,经镂脱后能灵活摆动,增加了玩赏的趣味。

“南派”玉雕《竹报平安》(见左下图),作者曹兴华。该作品以色彩多样的翡翠雕刻出一组生长茂盛的竹子和竹笋,展示出春回大地、生机盎然景象。作品还充分利用翡翠的绚丽色彩,在细雕基础上实施“俏色”技法,凸显了翡翠玉石的材质之美。

海派

“海派”——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地的海派玉雕艺术风格。这当中也包括一批“扬派”玉雕艺人,这些艺人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风格,被称之为“海派”风格。“海派”以器皿(仿青铜器为主)之精致、人物动物造型之生动传神为特色,雕琢细腻,造型严谨,庄重古雅。代表人物有“炉瓶王”孙天仪、周寿海,“三绝”魏正荣,“南玉一怪”刘纪松等人。

“海派”一词听起来很洋气,不知道者还以为是现代形成的玉雕流派,实际上,“海派”玉雕流派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形成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玉器作坊、店铺达200多家。玉器制作以佛像、仕女、炉瓶等摆件为主,当时,上海玉雕业主要适应洋人需求,故被称之为“洋装派”。“海派”中的扬州艺人多生产玉雕摆件,属“洋装派”;而“海派”中的苏州艺人专做玉首饰、花饰,以玉首饰和把玩件为主,被称为“本装派”;另有一支专做青铜器造型以及仿古玉的,被称为“古董派”。

20世纪30年代,上海玉雕摆件类作品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海派五大类雕刻品种中的炉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和天然瓶都已初具规模。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迎来了玉雕创新兴盛的又一个春天,海派玉雕推陈出新,兼容并蓄,在江浙地区玉雕艺人的雕刻风格基础上,融合扬帮、苏帮、南帮以及宫廷玉雕的工艺风格,又继承了中国明清玉雕精华,博采众长,在“细腻”上下功夫,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因料制宜、因材施艺,玉雕作品造型挺秀、俊美飘逸。

海派玉雕《麻姑献寿》,作者穆宇静。此作品玉质柔润光滑,素雅通透,以优美的弧线为根基,巧妙地利用了原料的形状,浮雕出衣着华服飘带的麻姑,手提一篮灵芝酒,急匆匆地赶往瑶台为王母祝寿的情景。人物刻画生动传神,并充满动态感与轻盈感。女性的造型美而不媚,韵味十足。

文章来源:http://wenhua.xjrb.com/2014/0507/205347.shtml